- 陈菲;蒲文杰;
作为影响国际秩序演变最根本、最经久的关键因素,“全球南方”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展现出客观中立的鲜明姿态,促使欧盟各界对“全球南方”进行多维度的概念解读和角色再定位。在深入探讨“全球南方”基本属性与核心诉求的认知基础上,欧盟各界试图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思维惯性,将“全球南方”视为欧盟的“秩序共塑者”。在此认知基础上,欧盟主动调整政策,以应对“全球南方”崛起所带来的地缘政治挑战。一是推动伙伴关系提质升级,精准对接“全球南方”的多样需求;二是有限度地增强“全球南方”在全球治理中的权重,回应其治理诉求;三是加大内外协调力度,加强与“全球南方”的团结合作;四是诉诸多元叙事渠道,重塑“全球南方”的集体认同。欧盟对“全球南方”的政策反应,不仅源于其实现地缘政治转向、寻求开放战略自主和修复国际信誉的战略意图,更是国际秩序深刻变革和大国权力博弈的必然结果。欧盟的“秩序共塑”策略,本质上是以欧盟地缘政治利益为导向,兼具叙事工具性和政策实操性的综合战略,在具体实行过程中或将面临重重阻力。我国应积极同欧盟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开展合作,共同塑造互利共赢、和谐共生的国际新秩序。
2025年04期 v.27;No.160 3-2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王存刚;梁岱桐;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技术发展推动美国技术帝国主义在空间维度不断扩张,呈现出“探索世界地理—建立资本生产联系”相互协调的二维空间扩张形式。第一维度是世界地理空间扩张,即技术发展推动美国技术帝国主义在陆地、海洋和太空空间的扩张,以交通技术和空间探测技术变革推动美国资产阶级发掘横向与纵向世界地理空间的资本积累价值为代表。第二维度是资本生产空间扩张,即技术发展推动美国技术帝国主义在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空间的扩张,以生产技术和生活技术推动美国资产阶级在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空间建立资本联系并维持资本主义统治为代表。虽然技术发展可以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传播,但资本具有不断征服和占有空间的内在属性,资本介入使技术发展具有了资本积累的空间扩张属性。资本的全球化就是资本空间扩张的必然结果。技术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场域扩张提供了新条件,推动美国资产阶级解决或转移矛盾的空间扩展,这构成了美国技术帝国主义空间扩张的基本逻辑。技术帝国主义的二维空间扩张是其维护资本主义垄断和统治的体现。二维空间彼此共生、相互交融,共同构筑了美国技术帝国主义的空间扩张场域。
2025年04期 v.27;No.160 25-4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李哲;张焱宇;
自2000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325号决议以来,美国逐步开启了“妇女、和平与安全”战略的构建进程。该战略旨在通过发挥妇女独特的才能、多样化的思维及其在特定社会角色中的特殊影响力,助力美国更全面地实现其国家安全目标。从克林顿政府到拜登政府,该战略经历了前期酝酿、规范化、体系化和多元化的演进过程。从安全的指涉对象及主导安全价值来看,美国“妇女、和平与安全”战略具有双重安全逻辑,是女性主义安全理念与传统国家安全理念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女性主义安全理念对美国传统国家安全框架一定程度的纠偏与修正。美国“妇女、和平与安全”战略发展至今,反映了性别视角逐步融入美国国家安全事务的渐进过程,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实践路径,在女性保护、女性参与、女性赋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明显的局限,具体表现为政治极化对战略推进的掣肘、跨部门合作协调机制与评估机制建设不足,以及“美国至上”的价值取向导致的认知局限。特朗普以显著优势赢得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标志着民粹主义与保守主义大幅回潮,为该战略的未来发展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2025年04期 v.27;No.160 44-62+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苏楚婷;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水资源争端呈现出国际、国内和非国家行为体三个层面交织的多重博弈。国际层面,土耳其将水资源战略化以扩大地区影响力,而下游国家叙利亚和伊拉克采取了各具特色的差异化水外交应对策略以抗衡土耳其的水资源霸权。国内层面,三国均面临水资源与政治、民族关系和经济发展紧密关联的治理困境。土耳其将东南安纳托利亚项目转化为应对库尔德问题的战略工具;叙利亚长期将水资源政策作为巩固政权合法性和推进民族同化的政治工具;伊拉克则陷入中央政府治理能力不足与库尔德自治区分权失衡的双重困境。非国家行为体层面,农业部落、反政府武装组织和恐怖组织的介入使水资源博弈更加复杂化,加剧了区域水资源安全风险。为实现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水资源安全,可通过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流域条约、推进各国水资源治理体系的适应性改革以及多层次联合安全机制建设,构建涵盖国际协调机制、国内政治改革与非国家行为体管控的全方位综合治理框架。
2025年04期 v.27;No.160 63-83+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